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2020學年度
教學工作計劃
2020是“十三五”的最後一年,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性階段,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曆史階段,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步入新階段、深化綜合領域改革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實現湖北高教強省的攻堅時期,更是學校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标第二步、為把學校建成高水平地方性應用型大學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基礎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020年是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制度規範年、是申碩、工程認證申報的關鍵年。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兩個任務”,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以觀念更新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通過頂層設計、系統謀劃、重點攻堅、難點突破、堵點疏浚,固根本、補短闆、揚特色,加快建設新時代一流的應用型開放型創新性本科教育,以轉變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為切入點,以創新課堂教學為着力點,以加強課程建設、學科專業建設和工程認證工作為引領,以提高管理效能和教學條件為保障,以提高教師素質和學生質量為根本,夯實基礎、規範教學,凝練特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健壯體魄、良好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合格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一)強力推進教育理念更新
開展教育思想大讨論活動。通過學習研讨,促進習近平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入腦入心,促進關于黨的教育方針的新描述和新說法入腦入心,促進關于如何辦好中國大學的新标準以及關于怎麼培養人才的新要求入腦入心,促進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入腦入心。舉辦專門會議和專題調研活動。聚焦影響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的具體問題和關鍵環節,熟悉和了解工程認證的思想理念、方法,不斷完善學院發展的頂層設計,形成推進學院本科教育振興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标準、新路徑、新機制、新舉措、新文化。
圍繞“雙一流、雙促進、雙服務”的總體目标,深化學科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推進學科分類分層建設,不斷加強學科群、學科隊伍、學科平台等方面建設;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工作重點,以建章立制為手段,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的經驗為基礎,加大學院的頂層設計和“十三、五”學科、專業、課程、教材、教師隊伍等建設規劃的實施力度;做好“十四、五”各項數學工作的規劃,打造高素質教學團隊,按照“四有标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标準,落實教師“充電加油”制度,持續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創新能力;完善教師考評、激勵、保障制度;堅持“引育并舉”,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進一步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和研究工作,使學科隊伍建設從過去單一的引進高學曆人才轉換到更加注重高素質學術團隊的建設上來;進一步加強學術團隊和學科梯隊的建設,2020年度力争新增1-2個校級教學團隊,新增省級教學團隊1-2個;建立完善的學科帶頭人選拔任用和管理機制,突出中青年教師培養,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攻讀海内外重點名牌高校博士學位,加快師資隊伍博士化進程。實施“青年教師頂崗實踐計劃”,鼓勵教師到企業挂職鍛煉,2020年度争取新增企業特派員2-3人,合作研究或承擔科研開發項目2-3項。實施“青年教師生涯管理工程”,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和業務水平,使教學工作邁上新的台階。教學團隊(按照理論、實驗),實踐多人帶一門課程的思路,形成教學梯次,實行課程負責人制;完成和完善校級“物理學”重點學科建設,形成學術團隊建設的雛形,争取嘗試在本專業實行導師制和學術副班主任制。
(二)根據專業認證理念,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突出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工程認證理念,将OBE理念貫穿于專業建設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按“反向設計,正向施工”的思路,圍繞着工程教育認證和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結合本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目标的達成,根據行業、産業需求反推學生知識、能力結構,以及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加強專業“标準化”建設,全面鋪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按《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标準》開展專業基本建設。公共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全面開展基于OBE理念的面向全校各工科專業的教學改革工作。創建專業建設“校标”,出台本科專業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标準和各項教學規章制度,推進專業特色發展。推進新理科發展,以就業為導向,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實現矩陣,優化課程體系,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具有科學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在課堂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創新。
2020年是學校制度年,學院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各項教學工作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實踐、實驗教學的督查與評價制度要基于OBE理念,并落實到實處,規範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方法和力度,創新管理模式。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學院的頂層設計和專業工程認證要基于OBE理念的要求進一步研讨、完成2019版《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認證與修訂執行工作,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原光電信息處理與顯示技術方向調整為光信息處理技術方向,原半導體功能材料方向調整為微電子技術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專業原培養方案專業方向不清晰,現在明确為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方向、信息安全與密碼技術方向。做好《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專業工程認證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實現人才培養定位目标。要根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實施計劃、課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實驗教學大綱等進行重新修改和完善;完成2019版人才培養計劃中課程的授課計劃和教學、考試大綱。督促新課教師做好教學資料準備工作;鼓勵全體教師帶專業課,讓優秀教師成為課程負責人。根據信息與計算科學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好兩個方向:大數據分析與大數據安全。将大數據分析方向和人工智能結合,等待機會申報人工智能專業。将大數據安全方向和信息與計算專業結合,力争向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發展,等待機會申報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加強相關方向的教師培訓和人才引進,完善現有教師的專業方向,指導教師朝着大數據分析或大數據安全方向發展。完成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各項教學改革。根據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實踐課程教學比重,完善實踐課程和企業合作計劃。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完善校企合作,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讓知名工程師為學生授課,讓老師走進企業學習新的教學本領。減輕教師工作負擔,讓學生能在線上線下都能學習知識。完善智慧課堂的智慧功能。将專業課分成“金,木,火,土”四類,進行分類改革和分類加以建設,高階層、重能力培養的課程建成“金”課;有條件的建成“慕”課;培育一兩門“火”課;将理論性強、抽象的課程建設成“土”課。配合學院大力宣傳人才引進計劃,積極引進數學專業高層次人才;為青年博士提供服務,推進與機電學院合作的省級重點學科建設,推進與材料學院合作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
(三)優化課程類型結構
1、進一步加大教學改革的步伐,以課程建設為基礎,推動課程網站建立和視頻課程的錄制工作,以校級、省級精品視頻共享課為推手,帶動教學信息化的發展,2020年力争新建3-5門課程網站。推廣要基于OBE理念、基于問題導向的學習(PBL)、微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使用,以教學信息化促進教學改革。加大在線學習在教學中的比重,在學院推行混合式教學方法。加大實踐教學改革力度,深入實施以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集成創新能力、社會适應能力為目标的遞層多模塊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适度減少必修課比重,适度擴大選修課比重,适度減少課内教學活動比重,适度擴大課外校外教學活動比重;實施“金課”工程,研究“金、木,火、土”課程的分類及特點,堅決淘汰和杜絕“水課”,建設一批契合時代潮流、契合學生實際,深受學生追捧的品牌課程;建設一批根植地方和學校本土文化的特色課程。做好精品課程的選拔、培育和建設工作,做好網絡課程的錄制和上網;深入開展“教學革命”,聚焦學生能力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改革教法、強化實踐,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提高教學的深度、考試的難度、學習的挑戰度,深化考核制度改革,強化“過程性評價”。做好《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做好網絡課程的錄制和上網;物理教研室規劃完成2門金課(熱力學統計物理和量子力學金課規劃)的計劃工作。進智慧課堂教室的課程至少2門(材料檢測技術、固體物理、光電檢測技術、圖像處理方法等課程),《大學物理》進智慧課堂教室。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積極申報數學建模公選課及Matlab公選課,争取成功申報一門“火”課,完善智慧課堂申報,力争1-2門智慧課程走進智慧教室,進行智慧課堂教學。結合智慧課堂教學,完成教改項目1項,完成教學論文2-3篇。完成申報教育廳教研項目1-2項,完成校級教研項目2-4項。完善“雲”課堂和“雨”課堂的應用功能,為走進智慧課堂服務。
2、加強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按照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要求,進一步完善以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為核心,課内課外相結合、校内校外相結合、專業實踐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特别是實踐、實驗和考試改革的力度,加快雙語教學的步伐。加大專業教研室建設和實習、實踐、就業基地建設的步伐。2020年力争新增實習實訓基地4-6個。
3、加強教研與科研,促進教研互長,提供教科研信息,交流心得、樹立榜樣,營造優良的教科研氛圍,做好2020年院級教學成果申報工作和省級教研課題,校級教研課題的申報工作,2020年度力争省級課題2-3項,校級課題3-4項。繼續做好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應用物理學專業教學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進一步明确專業方向,探索就業的新途徑。
(四)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打造“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變革、教學管理優化。構建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實現矩陣,優化課程體系,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具有科學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在課堂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創新。加快課程建設和學科專業建設,積極申報新專業,做好新專業申報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大網絡課程、精品視頻共享課程和重點課程的建設力度,做好MOOC和SPOC等教學研讨工作。加強試題庫的建設工作,2020-2021年《高等數學》争取申報省級精品共享課程;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作用,注重教學團隊的建設。加大省級重點工程項目的申報和立項工作,尋找好的抓手,實現零的突破,争創新業績。應用物理教研室圍繞“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導向的地方應用型高校應用物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理念構建與實踐”母課題開展教學研究項目,拟完成教研論文2篇。全院完成教學論文4篇以上。
(五)完善質量标準和質量保障體系
建立專業标準、課程标準、課堂标準三大質量标準,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本科質量标準體系。完善“五雙”的質量保障體系,強化質量監控督導和質量持續改進,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督控,建立學院閉環督導系統,切實加強院教學督導工作,争取做到“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
加強學院教學信息員管理等工作,定期彙總督導信息,完善各項評價制度和評教制度,建立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每月教學工作例會制度,為改進教學内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供依據,切實抓好青年教師導師制和幫扶工作,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考核、有總結,力争效果明顯。
抓好青年教師理論課課堂教學競賽工作,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争取在2018年的基礎上,2020年度的青年教學競賽等教學競賽中獲得好的成績。做好優秀教師公開課和幫扶教師彙報課的工作。
(六)加強教風、學風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不斷改進嚴格教學紀律。全面加強學風建設,整頓課堂教學秩序。完善和落實考勤制度、學籍注冊制度、考試制度、學業警告制度、留級制度、退學制度。創新師德師風建設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機制,廣泛宣傳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迹。
完善師德考核評價體系和考評制度,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用、年度考核、職務評聘、評優評獎等重要依據,重點抓好中青年教師的師德教育,不斷強化其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力争考研率、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等級通過率再上新的台階,加大學生技能培訓與測試的力度,為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而努力。配合學院大力宣傳人才引進計劃,積極引進數學專業高層次人才;為青年博士提供服務。完善教師之間進行相互聽課制度,聽課有改進,意見更合理,鼓勵有經驗教師完成教學經驗總結,鼓勵青年教師完成優秀科研論文。積極開展教學和科學研究,核心團隊成員完成科研任務,年長教師帶領青年教師完成教研改革和總結,讓教學科研優勢互補;完成SCI/EI論文至少8篇以上,申報發明專利2項以上,申報應用專利2項以上。
(七)嚴把畢業設計(論文)、畢業實習質量關,嚴把畢業出口關
推進學生中心、學習自主的“第二教學體系”構建,鼓勵學生課餘專修、自修、研修。進一步探索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和管理工作,做好2020屆畢業生論文的征題、選題等指導工作,進一步提高論文質量和學生的科研水平,努力提高省級優秀學士論文的比例和學生論文發表的篇數。在理論與實踐教學方面,成立課程群和教學團隊,選好課程群負責人;專業建設要向專業認證和工程認證方向靠攏,在教研活動中要做好專業認證文件的解讀工作,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産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專業建設和學生工作。完成16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的答辯、就業、考研指導工作,杜絕“注水”的。嚴把畢業出口關。
(八)緊扣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應用型發展出特色
根據辦學傳統、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緊跟時代發展,服務地方需求,不斷深化“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校+”協同育人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辦出特色。加大實驗中心的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就業基地建設,特别是應用物理學專業實驗室和創新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做好優秀實驗室、優秀實驗基地和大學生創新基地的評選工作,2020年度力争評優一項。做好2020屆畢業生的實習工作和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形成比較完善的實驗、實踐教學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加強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室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和實驗室開放項目的管理工作。加強校企實質性的合作與研究,鼓勵青年教師下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校企的實質性合作。
(九)學科競賽
加強學校全國數學建模、湖北省數學競賽、湖北省物理創新實驗技能、大學生創新創業、互聯網+等競賽的組織、培訓和參賽工作,力争沖擊國家級一、二等獎,實現新的突破。鼓勵教研室教師參與各類教學教法改革嘗試,積極參與各類教學競賽活動;學科競賽與創新創業、“互聯網+”類課題獲批和教師指導獲獎門數不低于4個。積極完成數學建模競賽理論課和Matlab課程培訓,力争獲省一等獎1項,省二、三等獎4項;積極完成數學類大學生數學競賽的指導和培訓工作,力争獲省一等獎2項,省二、三等獎5項。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
2019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