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十三、五”課程建設規劃(2016~2020)

審核人: 發布人:發表時間:2015-10-15 點擊: 編輯人: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十三、五”課程建設規劃

20162020

 

一、課程建設規劃總綱

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的一項基本建設,良好的課程建設規劃是提升教學水平和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是體現學科建設水平的标志。在學科建設日益被重視的今天,課程建設就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提高各課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出适應本世紀經濟發展的具有競争力的合格專業人才,在公共課及專業課方面,學院特制定本課程建設規劃總綱,以指導各課程制定具體建設規劃。

(一)以省、校級優質課程為标準制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課程建設規劃

1.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主,先申報校級優質課程,進而申報省級優質課程。

2.加強專業課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培養、引進碩士、博士碩究生的步伐。

3.加強課程教學内容、教學方法以及各門專業課程之間合作與分工的研讨。

4.加強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5.加強實驗室建設,強化動手操作、應用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6.加強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教材建設。

7.加強教學評價和信息反饋制度。

(二)以省級優質課程标準為要求制定高等數學課程建設規劃

1.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

2.繼續深化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3.改革教學内容,開設數學實驗課,不斷創新,體現時代要求。

4.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與教材配套的高數習題集和練習測試系統。

5.加強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力争在幾年内擁有多項省部級教科研項目。

(三)突出實驗為中心制定物理課程建設規劃

1.以創建省級示範中心為目标,加大物理實驗中心建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加大引進碩士、博士碩究生的步伐。

3.加強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

4.完善物理教材和實驗指導書的建設。

 

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是以數學為基礎、信息為對象、計算機為工具的一門交叉學科。主要研究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與運用現代工具高效解決信息技術和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等的數學理論和方法。我們作為地方性理工科院校立足鄂東南,面向湖北,輻射全國,主要為鄂東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培養适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定位主要是科學與工程實際問題中的數值計算和應用軟件的開發。

在課程建設中,盡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國内外辦學曆史長、課程建設優秀的同類專業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為了彌補這些差距,迫切要求我專業加強課程建設規劃。經教研室全體教師充分讨論,特制定本專業2011—2015年課程建設規劃,以指導各課程制定具體的建設規劃,推動未來五年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

 (一)現狀分析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建設内容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部分。

1. 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是以信息與計算科學技術的數學基礎為研究對象的理科類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或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解決信息技術或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産業、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或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

2. 畢業标準

學生應修176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46學分,公共選修課2學分,學科基礎必修課42學分,學科基礎選修課4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15學分,專業基礎選修課程6學分,專業模塊課17學分,專業選修課15學分,實踐教學環節29學分。

3. 專業課程設置

1)學科基礎必修課(42學分):數學分析(15學分)、高等代數(10學分)、解析幾何(3學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3學分)、數據結構(4學分)、大學物理(6學分)、大學物理實驗(1學分)。

2)學科基礎選修課(4學分):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3學分)、近世代數(3學分)、網頁設計(1學分)、數學軟件(1學分)。

3)專業基礎必修課(15學分):離散數學(3學分)、常微分方程(4學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5學分)、常微分方程數值解(3學分)

4)專業基礎選修課(6學分):計算機圖形學(3學分)、計算機網絡技術(3學分)、實變函數(3學分)、運籌學概論(3學分)。

5)專業模塊課程(8學分)數值分析(5學分)、數學模型(4學分)、數字信号處理(4學分)、信息論與編碼(4學分)。

6)專業選修課(15學分)軟件工程(3學分)、編碼理論與應用(3學分)、多元統計分析(3學分)、密碼學(3學分)、數據分析(3學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3學分)、數據庫技術(3學分)、數字圖像處理(3學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3學分)、操作系統(3學分)。

4. 目前的成績與優勢

目前本專業大部分老師具有較好的數學功底,并且數學分析與高等代數已經成為了學校的重點課程,高等代數教學團隊為院級扶持教學團隊。老師的專業結構合理,年齡結構合理。主要課程包括:高等代數、數學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解析幾何、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學建模、信息論與編碼、數字信号處理等能得到保證,并且可以達到優良水平。

5. 不足和困難

(1) 實驗室狀況:盡管學校投入了經費,建立了兩個專業實驗室,但從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辦學的規律和要求來看,整體上還是不夠充足,無法對學生進行課外的實驗教學和輔導。

(2)教學經費不足,師資隊伍不盡合理。

(3)專業課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比較缺。

(4)沒有科學、合理的試題庫。

(二)建設目标

1. 合格課程14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數值解、解析幾何、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離散數學、信息論與編碼、數字信号處理、數學模型、數值分析、運籌學概論、計算機網絡技術。

2. 校級重點建設課程7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字信号處理。

3.校級精品課程3 

高等代數、數學分析、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三)建設任務

課程名稱

課程類别

建設目标

工作

内容

完成時間

責任人

數學分析

學科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1-2012

何豔平

高等代數

學科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1-2012

劉修生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學科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1-2013

劉花璐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專業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

新建

2011-2013

王曉

常微分方程

專業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

新建

2011-2014

楊萌

數據結構

學科基礎必修課

校級重點建設

新建

2011-2015

許四平

數字信号處理

專業模塊課程

校級重點建設

新建

2011-2014

劉花璐

解析幾何

學科基礎必修課

合格

新建

2011-2012

張敏捷

離散數學

專業基礎必修課

合格

新建

2011-2013

許小芳

計算機網絡技術

專業基礎選修課

合格

新建

2011-2014

許四平

運籌學概論

專業基礎選修課

合格

新建

2011-2014

張曉燕

數學模型

專業模塊課程

合格

新建

2011-2015

程銘東

信息論與編碼

專業模塊課程

合格

新建

2011-2013

韓海清

數值分析

專業模塊課程

合格

新建

2011-2013

汪太月

(四)保障措施

1.建設投入

(1)課程建設教師由教研室主任牽頭、把關,由主講教師負責建設。

(2)在院所撥給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具體課程區别對待,我教學院補充不足的經費,保證課程建設所需的資金。

(3)對于建設所需要的相關材料院裡統一采購,對于計算機的使用優先安排。

2.政策制度和驗收

(1)對于不同類别的課程,不同的質量,可以做為年度考核的一項指标。支持精品課程的建設。

(2)制定科學嚴謹的工作計劃,檢查監督。每項任務落實到具體的人,明确責任、提供條件、限期完成,确保萬無一失。

(3)結合專業培養目标和教學改革規劃,進一步調整完善現有課程結構,加強課程的基本文件建設,要做到:先進、科學、适用、齊全。

 

三、公共數學課程

(一)課程建設規劃總綱

為迎接教育部合格評估,并進一步提高各課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出适應本世紀經濟發展的具有競争力的合格專業人才,特以省級優質課程标準為要求制定高等數學等公共基礎課程建設規劃。

1. 繼續深化高等數學等基礎課程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2.開設數學實驗課,總結經驗并逐步推廣;

3.不斷推進多媒體參與教學的廣度與深度。

4.不斷開拓網絡教育平台,加強精品課程的建設。

5.完善與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和練習測試系統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6.加強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工程數學》是我校工科類和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重要基礎課,是進一步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對後續課程的學習及對人才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建設關系到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質量。

(二)目前狀況

1.課程開設狀況

目前我校工科各專業及工商管理專業都開設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數學課程。這些課程是學生進入大學遇到較難且重要的基礎課。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組織部分教師,編寫了符合我校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材及與之配套的練習冊,并都已在2001-2009級學生中使用。這套教材的特點是,降低了理論要求,引入計算機軟件,增加了數學演示與實驗,數學建模的内容,強調了數學的應用。

2師資隊伍現狀

公共數學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18人,雙肩挑教師5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10人,初級職稱1人。承擔我校公共基礎數學課的教學任務。教學任務較重,且随着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目前的師資力量是無法滿足學校實際需要的。還需要加大師資引進或培養力度。

(三)公共數學課程指導思想及建設目标

1.指導思想

(1)公共數學課程建設必須實事求是,必須本着為專業課學習打好基礎,為學生長遠發展做好準備的思想去開展工作。公共數學教研室的發展隻能與學校的發展同步。

(2)公共數學課程除了是後續課程學習的基礎外,它還能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提高邏輯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和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加以解決的能力。

(3)五年内,建立一支年齡結構、學曆結構更為合理和教師人數相當的師資隊伍,以适應學校日益發展的需要。

2.建設目标與任務

課程名稱

課程類别

建設目标

工作

内容

完成時間

責任人

高等數學

專業基礎

省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0-2011

劉修生

線性代數

專業基礎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0-2012

程銘東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學科基礎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0-2013

張曉燕

工程數學

學科基礎

合格

新建

2012-2015

肖悅

高等數學雙語課

學科基礎

校級重點建設、精品課程

新建

2010-2014

韓海清

(四)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内容

今後五年内,争取校、院支持,結合我校辦學規模和升本成功并繼續擴招的實際情況,加強公共數學課程建設,适當增加教師數量,特别是引進碩士研究生教師,補充新鮮力量,力争有一到二名教師晉升正高職稱,四到五名教師晉升副高職稱,形成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逐步完善自編教材,使其适合本、專科學生同時使用;努力改進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建立1—2個數學實驗室,開設高等數學實驗課,推廣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體方案為:

1 教材建設

目前使用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材,從學生反饋的信息:該套教材說理淺顯,叙述詳細,例題豐富,習題難易程度适中等情況看,教材适合專科學生使用。但我校現在成功專升本,針對這一具體情況,我們将組織教師對該套教材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對教材進行充實,增加選學内容,使充實後的教材能适用本科學生使用。繼續做好配套的練習冊的修訂工作,組織編寫便于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學習指導書》、《線性代數學習指導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習指導書》的好的輔導材料。

2 教學手段

不斷推進多媒體參與教學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師使用多媒體的技能與意識,不斷總結經驗并逐步推廣;開設數學實驗課,在教材中,我們設置了一些選學内容。對這些内容,我們将開設一些窗口和接口,由各專業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專題性選修。

3.試題庫建設

如果學校按現在的規模發展,幾年後在校生将會達到近一萬五千人,屆時公共數學教研室的人數也會達到相當規模,所以試題庫建設勢在必行。試題庫一旦建成,就實行教考分離,以确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4.網絡學習平台的建設

以精品課程,重點課程為突破口,建立網絡學習平台,提供更多的在線學習,在線答疑,在線練習的條件,擴大數學基礎課的影響。

5.教研室建設

不斷加強教研室建設,強化課程負責人的責任與開拓進取的意識,規範課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等教學文件的制定程序,規範教學運行的各項環節。定期進行教學讨論與研究。

6.資料室建設

作為高等學校的高等數學教研室,其資料室一般都有相當規模。在今後五年内,逐步購置一定數量的圖書,加上原有的數學圖書資料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圖書資料,進一步規範建設“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資料室”,利用數學實驗室的設備,為教師資料查詢、業務提高,學生成材提供理想的環境和條件。

7.教學研究

為提高辦學層次,貫徹素質教育方針,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在搞好教學的同時開展教學研究,力争每年申請兩項校級教研項目,五年内申請兩項省級教研項目。對有教研和科研項目的老師要求定期做相關報告,促進交流和學習。

(五)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措施、方法

1.措施

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措施是“總體規劃、分期實施”,視學校的發展分期實施,逐步到位。

2 方法

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方法是“重點突出,兼顧其他”“上下努力,内外結合”,突出高等數學的重點地位,同時也兼顧其它學科。實施公共數學課程建設過程中,高等數學教研室的同志要練好内功,創造條件,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共同完成公共數學課程建設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3、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措施、方法

1)      措施

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措施是“總體規劃、分期實施”,視學校的發展分期實施,逐步到位。

2) 方法

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方法是“重點突出,兼顧其他”“上下努力,内外結合”,突出高等數學的重點地位,同時也兼顧其它學科。實施公共數學課程建設過程中,高等數學教研室的同志要練好内功,創造條件,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共同完成公共數學課程建設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四、應用物理學專業

根據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标,經教研室全體教師充分讨論,特制定本專業20011—2015年課程建設規劃,以指導各課程制定具體的建設規劃,推動未來五年的應用物理學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

(一)現狀分析

應用物理學專業課程建設内容包括:學科基礎平台必修課程、學科基礎平台選修課程、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專業基礎選修課程、專業模塊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六部分。

1. 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紮實的物理學基本理論及物理實驗技能,掌握較系統的計算機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及材料物理的相關知識,具有良好的科學實驗素養、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高的外語水平,善于綜合運用物理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将物理學的最新成果應用到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既可以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應用電子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和材料物理等方面工作,又可以從事與應用物理有關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等新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

2. 畢業标準

學生應修180學分,其中公共課52學分,學科基礎平台必修課程37學分、學科基礎平台選修課程8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程24學分、專業基礎選修課程6學分、專業模塊課程9學分和專業選修課程8學分以及實踐性教學環節36學分。

3. 專業課程設置:

1)學科基礎平台必修課程37學分:高等數學(10學分)、線性代數(2學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2學分)、數學物理方法(3學分)、力學(3學分)、熱學(3學分)、電磁學(3學分)、光學(3學分)、高級語言程序設計(4學分)、基礎物理實驗(4學分)。

2)學科基礎平台選修課程8學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4學分)、無機及分析化學(4學分)、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4學分)、物理化學(4學分)。

3)專業基礎必修課程24學分:理論物理(上 理論力學、統計物理)(4學分)、理論物理(下 電動力學、量子力學)(4學分)、原子物理學(3學分)、數字信号處理(4學分)、電子技術基礎(4學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3學分)、近代物理實驗(4學分)

4)專業基礎選修課程6學分:計算機網絡技術(3學分)、固體物理(3學分)、數字圖像處理(3學分)、材料科學基礎(3學分)

5)專業模塊課程9學分:圖形圖像處理技術(3學分)、動畫制作技術(3學分)、多媒體制作實用技術(3學分)、半導體物理(3學分)、光電子材料導論(3學分)、薄膜物理導論(3學分)

6)專業選修課程8學分:視頻技術與制作(2學分)、信息管理系統(2學分)、網頁設計與編程(2學分)、信息檢測與轉換技術(2學分)、表面物理(2學分)、磁性材料(2學分)、納米材料(2學分)、現代材料分析方法(2學分)

4. 目前的成績與優勢

目前我學院大部分老師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目前數學物理方法、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物理實驗、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無機及分析化學、理論物理(上理論力學、統計物理)、理論物理(下 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原子物理學、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的教學能夠得到保證。

5. 不足和困難

(1) 實驗室狀況:盡管學校投入了經費,開辟了一些實驗教學的空間,但從物理類專業辦學的規律和要求來看,整體上還是不夠,無法對學生進行課外的試驗教學和輔導;

(2)教學經費不足,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年齡結構不盡合理。

(二)建設目标

1.合格課程13門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物理實驗學科、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數字信号處理、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近代物理實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材料科學基礎、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半導體物理

2.校級重點建設課程6門

 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理論物理(上)、理論物理(下)。

3.校級精品課程2門 

數學物理方法、固體物理。

(三)保障措施

1.  建設投入

(1)課程建設教師由教研室主任牽頭、把關,由主講教師負責建設。

(2)在學校所撥給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具體課程區别對待,院裡補充不足的經費,保證課程建設所需的資金。

(3)對于建設所需要的相關材料院裡統一采購。

2.  政策制度和驗收

(1)對于不同類别的課程,不同的質量,可以做為年度評價的一項指标。支持精品課程的建設。

(2)科學嚴謹的工作安排,明确責任和檢查監督。每項任務落實到具體的任、具體的完成要求,明确責任、提供條件、限期完成,确保萬無一失。

(3)結合專業培養目标和教學改革規劃,進一步調整完善現有課程結構,加強課程的基本文件建設,要做到:先進、科學、适用、齊全。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

                                              2015年10月15日